五月十七日。同文館學生長德譯文一件。
照錄譯文。
節議日本七日報。書月。日按朝鮮厝
按近來日報所云。朝鮮內亂孔棘。雖各處情形不同。而全羅諸息兩道蒍尤劇。其民深恐釀成傾危之患。相傳全羅作亂者爲賭匪及不法之徒。其諸息之匪則素係安常守分之人。若論各匪待民不但和平。且有仁厚之意。絶不剝削脂膏。無論用民何物。皆予以公平之值。倘遇府庫之財必盡取之以充用度。現該匪志不在圖謀京師。而亟亟於儲糧草備器械購軍大得民心也。該匪之數其說不一。按日本時事報云。道戞谷之匪約計四千。此卽滋蔓之根也。若統計之則不下萬餘人矣。其所用器械不一。有用鳥鎗者。有用劍者。有用戈矛者。其鎗約三千桿。內兩千桿自行購置。其一千係由軍械庫刧掠者。該匪有乘馬者百餘人。以爲哨探。據日報云。其行軍戰陣之法。的是胃經訓練者。又有報云。內有倭人數名。再朝鮮有地方官與武官數人結連匪黨。有簪書地方統領金土和者勾串匪黨。人所素知。曾經擒獲。因膂力過人。越獄脫逃。旋被俘而伏誅矣。於三月念八日在賴山開仗。官軍獲勝。又四月初二日復戰於哈秋山。官軍敗績。緣官軍失於謀晝。被賊誘入敵營。腹背受困。傷兦者二百餘名。餘皆潰散。此一役也官軍大挫其鋭矣。中國發兵輪三艘至根山。載兵八百餘名。於四月初七日登岸小住數日。旋於十六日又赴寗森。相傳海宴兵輪營駕官云。駐紮朝鮮中國袁欽使不欲中國兵船任朝鮮調遣。後因朝鮮屢次懇求。亦不得不允耳。現聞該匪頗得民心。其京都人民與之相善相信者約有三分之二。文武官員咸懷疑懼。五月念五日據朝鮮訪事人云。此亂已釀成巨患。實由苛政所致。始特假惡外國人以爲辭耳。現賊勢甚衆。頗可拒敵。其本意非欲驅逐外國人。實欲藉此以除虐政而已。至所出告文皆寓忠君愛上之意。但一味謗毁官員。因海遇外事匿不上聞也。按告文內稱國家督撫大臣及州縣等官。皆不問國計民生。祗知侵呑肥已。科場沿爲具文。幾與貿易無殊。並不許國家虧累。惟有任性驕縱貪財好色耳。住京各官於城外復有廬舍田庒。在承平之時則逢迎放佚。至離亂之世則責國爲奸。按告文揭示均係屬實。其調至除臘省之兵。屢戰屢北。國王於三日前曾出論示知該匪。內云國王甚願持平辦事。巳將該省廵撫及該匪起事之溝布縣縣令一並革職。將該令按照奸細治罪。現國王巳派大員前往察辦滋事原由。惟該員覆奏甚屬舍糊。故國王除將應謫戌各員處治外。又將察辦大員禠職矣。該國朝廷覩此大亂。惶恐不爲無因。然諸臣每以忠君自許。其實不知其所忠者何在。所可懼者此亂滋蔓難園。儻秉公核辦。庻人民可冀稍安。近又聞楬田尙未播種。此耗如實。亦甚可慮矣。此報係中國四月二十九日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