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연락처
기념재단
TEL. 063-530-9400
박물관
TEL. 063-530-9405
기념관
TEL. 063-530-9451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동학농민혁명기념재단 사료 아카이브 로고

SITEMAP 전체메뉴

1차 사료

사람이 하늘이 되고 하늘이 사람이 되는 살맛나는 세상
大先生事蹟 대선생사적
일러두기

丙午六月日始謄

大先生事蹟

水雲先生事蹟

先生姓崔諱濟愚字性默號水雲慶州后
人也諱汭十一世孫司成公貞武公諱震
立六世孫山林公諱沃之子母淸州韓氏
配密陽朴氏也嘉慶 翼廟朝甲申歲十
月二十八日
誕降于慶州西部稼亭里是時天氣淑淸
日月光耀瑞雲繞屋龜尾之峯雄鳴三日
生纔五歲容貌非凡聦明過人山林公居
常甚愛至十六歲己亥公沒 大先生居 憂三年家産漸衰學書不成返武二年藏
弓歸商周遊八方年光漸益所違交違搬
移蔚山事不偕意歸臥山亭消遣世慮乙
卯三月山日遲遲春睡自足有壹老僧鶴
髮童眼容貌淸秀拜謁門庭曰小僧本江
原道楡岾寺僧人讀佛經一無效驗別設
百日之工虔誠頂祝至終工之日塔下有
一卷書冊卽世間所無之書也小僧欲知
識者而傳之遍踏八域一無可宜仰聞尊
大人丈之博識不遠千里而來呈望須采 納焉大先生披閱再三難解文理於儒於
佛俱是初見僧曰留此退去三日後復來
伏願誠心明察
大先生如言許諾三日之間果已透得老
僧再來獻賀下階數步仍忽不見心甚異
之書中有祈禱之語丙辰仲夏奉幣持書
率一近寺僧入梁山通道寺天上山築三
層壇設四十九齋而至四十七日心知有
叔父喪重服致誠於心未安下山歸家叔父果
已棄世治喪期更營祈禱勢艱難辦而家 庄所存只餘六斗落畓放賣於七處外設
鐵店內營祈禱更入天上山虔誠終工而
還至於戊午家産蕩敗積債如山買畓七
人逐日督促不勝困苦招集七人書給訢
狀使之同爲呈官質卞畓歸先買里中有
一老嫗突入作梗詬辱無雙
大先生推而擠之則老嫗仆地氣塞三子
二壻趕到執捉曰殺人在法復讎在子母
若不甦卽當告官
大先生親臨尸側診脈撫摩則業已死矣 以一尺雉尾揷于喉間俄而吐血一塊轉身
反臥呼子灌水引卽回甦自是世有神異
稱至于己未巢穴未定一身難藏率眷還
拪于龍潭古舍罷脫世間之紛擾責去望
海之弸結廢衣冠改名號盟不出山之計
戎妻子修心性畜廣濟世之道矣不意庚
申四月初五日卽長侄孟倫之生日也送
衣冠陪參會席身忽戰寒不能堪耐精神
昏迷如狂如醉顚沛歸家抵到堂上則氣
寒身戰疾不得執症言不得難狀之際空 中有聲莫知其端向空跪問曰伊誰有言
乎曰予是 上帝汝不知 上帝耶汝展
白紙受我靈符也奉 命展紙則紙上完載
物形符 上帝曰汝須以筆書之燒火精
器中和冷水呑服也 大先生卽寫一張
燒火呑服則無臭無味 上帝曰汝是吾
子菿我呼父也 大先生奉 命呼父
上帝曰此符卽三神山不死藥汝何知之
乎 大先生遂寫數百張連服七八朔潤身
差病容貌幼態時有詩曰河淸鳳鳴孰能 知運自何方吾不知 上帝曰除授汝白
衣相乎 大先生曰以 上帝之子豈爲
白衣相乎 上帝曰不然則受我造化
大先生試之不樂 上帝曰此造化行之
後亦受彼造化也 大先生敬受行之則
此化彼化皆是世間所有之造化也若以
此敎人則將至誤人矣又爲不樂 上帝
又授造化曰此造化眞箇好造化也 大
先生勉强行之是亦如之乃告曰此後造
化之敎誓不奉行遂絶食飮十一日無一 命敎至一朔後 上帝曰美哉汝之節兮
降汝以無窮之化布德天下也 大先生
敬奉 命敎守心正氣修而煉之不無自
然之理作龍潭歌處士歌敎訓歌安心歌
又作吮文降靈之文傳授於子侄間又作
告字吮法制吮而爲玄機之不露祕藏不
行于世矣一日 上帝曰汝於明日往親
山省掃也 大先生翌日臨行 天方大
雨未暇登程 上帝督促曰行何遲緩耶
大先生冒雨發行衣無所沾到舍侄家借 得奴馬五十里往還一點太陽隨照行路
人馬不沾舍侄孟倫大奇異之遂卽入道
上帝曰汝之前頭旤福吾當干涉然而汝
入此亭之日能改號名誓不出山所謂立
春書者道氣長全邪不入世間衆人不同
歸完掛壁上嘲弄世人是誠可笑汝今布
德敎人爲我則令汝長生昭然天下矣雖
然汝之國運慘酷三綱漸弛五倫都喪宰
牧侵虐人民魚肉上下交征不順道德是
乃汝國傷害之運也愼聽吾言誠心敎人

辛酉春作布德文至六月聞風來者不許
其數或親自傳道或使人傳之所傳者只
是二十一字而已也名其道曰天道又曰
東學以東爲名者卽生於東受於東以別
東西之謂也所敎者以誠敬信三字口傳
心授使之守心正氣所行者曰食告曰出
入必告曰去惡向善曰遏欲遠色曰不食
惡肉等事也十一月作全羅道行次率崔
仲羲歷入星州拜謁忠武廟往到南原徐公 瑞家留連十餘日周覽山水之佳麗風土
之諄博以竹杖芒鞋轉到隱跡庵歲色垂
暮除夕已屆送舊迎新之懷難禁一夜之
半思家勸友之心尤切千里之外寒燈孤
枕轉輾反側强作道修詞論學文勸學歌
壬戌春三月還次于縣西川白士吉家使
崔仲羲付送家書與歌詞隱居於朴大汝
家使人不知而是時 海月先生心知進
謁至六月作修德文夢中謌時或往留於
姜元甫家至七月還宅之日騎馬來至回 谷路上馬忽駐足隨行五六人牽之不去
鞭之不行俄而前路所臨高堰七八丈如
雷陷落馬始行逶迤畓畝而馬何知之神
有所感數日後又往朴大汝家大雨暴至
川渠漲溢衆皆力諫 大先生曰何患水
漲遂騎馬執轡而渡不沾衣往留大汝家
是時本邑府中有尹先達者與營將交契
甚密做囑於營將曰此邑崔先生有弟子
千餘人若一捉致則弟子每名一兩收合
至爲千餘金之賂矣營將甘聽發差卽九 月二十九日也心雖憤惋爲念城化率弟
子十餘人騎馬强行到西川邊東濱漂母
百餘人一時起立仰見 大先生疑訝入
邑營將曰汝以一箇寒士有何道德惑世
聚衆非醫非筮以何生計耶 大先生曰
天命謂性率性謂道修道謂敎以此敎人
於理不當乎瞋視營將營將見其威儀正
肅不敢接語卽爲出送四方來士六七百人
突入官庭搜覓尹先達則隱避於壁藏中
營將懇乞不已爲觀營將之善待衆皆退出 問知漂母仰視之故乃於西天有瑞氣之
故也營將使人負荊謝罪本官使禮吏存
問後告曰內衙有患候願請靈符 大先
生默念移時謂禮吏曰病已瘳矣禮吏往
告于官病果勿藥矣留府中五六日後十
月初五日還次于龍潭發通各處是月念
間方夜讀書忽有瑞氣如月照門開戶視
之彩雲玲瓏家人曰洞口樹上有一美女
綠衣紅裳嬋娟以坐 大先生知爲仙女
禁人喧嘩十一月往興海孫鳳祚家率兒 童習筆法親書數日壹不成樣空費壯紙
三束終不成字 上帝曰後必賜筆法矣
姑爲停止也與 大先生有和答訣詩曰
松松栢栢靑靑立枝枝葉葉萬萬節
是時 先生與數三人往拜 丈
席綿襟一件上下衣一襲製上于丈席白
米幾石錢文四五貫輸送本宅以備過冬
臘月初 大先生親定各處接主本邑白
士吉姜元甫盈德吳命哲寧海朴夏善大
邱淸道金周瑞淸何李民淳延日金伊瑞 安東李武中丹陽閔士燁英陽黃在民永
川金先達新寧河致旭固城成漢瑞蔚山
▣徐君孝本府李乃兼長城崔仲羲等人

癸亥正月初一日 上帝降訣曰聞道今
日何所知意在新元癸亥年至初六日
大先生還次于龍潭本宅 先生亦還劍
岳本宅二月 大先生行次于永川李吏
房家敎兒筆法往留於新寧河致旭家三
月初九日還宅率次子世淸金春發成一 圭河漢龍姜奎敎筆法不過幾日以眞以
額不下於王羲之聞名來者不計其數四
月盈德人姜洙來問修道之節答以信誠
敬三字是時會士滿席 大先生曰今以
崔慶翔定北接主人自此以後來往之士
每先由劍谷而來也至五月寧海李進士
直入龍潭 大先生問知不由劍谷主人
家而來大責曰君藉勢矜文能無禮乎李進
士謝退往主人宅謝過而去六月初旬
先生往龍潭拜謁 大先生顔有愁色跪 問其故惟惟不答翌日發文罷接作道脩
詞又有詩一句曰龍潭水流四海源龜岳
春回一世花八月十三日 先生與六七
士同往拜謁 大先生曰節日在邇緣何
來耶 先生曰爲陪過節 大先生有喜
色至十四日夕秋月揚輝和氣滿堂誦吮
論學以至五更 大先生使諸生各歸寢
所特 命先生入室默念良久曰燃南草
以來 先生精神昏迷身體不遂不能屈
伸應對於心不安過一時頃 大先生曰 何不烟草默坐不起乎言畢精神如常任
意屈伸乃更起跪坐問其所由答曰此是造
化之驗也愼勿漏泄也十五日曉頭 大
先生曰君知此運耶此道兼儒佛僊三道
也明倫立綱忠君悌長是乃儒道也淨潔
道場守心慈悲默坐誦經是乃佛道也聚
精會神淸廉正直消遣世慮是乃仙道也
顧左右曰今以一句詩授汝敬悟告 天
受之平生不忘也呼兒金春發磨墨取筆
書而授之曰龍潭水流四海源劍岳人在 一片心 先生敬受以還晦日 先生又
往 丈席則朴夏善白士吉李事兼朴大
汝李武中崔仲羲已爲來到矣 大先生
曰淸河李敬汝被人陰害至於定配宜可
納續兔配誰可善爲處卞耶 先生曰當
自下措處矣與李乃兼往寧德接主吳明
哲家收合三百餘金納續二百五十兩用
費五十餘兩圖免李敬汝定配歸告 丈
席時內外家庭不甚精潔呼兒掃地 大
先生怒曰君何出此言耶吾不知明年又 在何處 先生下氣怡聲承順以告 大
先生觸怒曰成功者去矣我果虛事全爲
汝運擧烟竹打灰板不勝惶悚之際敍氣
息怒曰南草取火而來 先生應對 大
先生曰君有不安之心耶 先生告曰成
功者去我果虛事恐未知何事而其於弟
子之心有慼慼焉 大先生曰來頭有不
然之事自出怒言非由君也此運全爲君
也勿爲泛聽也幾日侍從後還宅十月生
辰時齊會龍潭之意發通各處至二十日 往 丈席則 大先生曰今番生日勿爲
煩擧也 先生曰敬 師之道各出信義
何捨何取乎二十五日爲始多士雲集有
若三千之班二十八日設筵進退和氣融
融 大先生顧左右曰世人謂我天皇氏
仍賜一句詩曰吾心極思杳然間疑隨太
陽流照影又作八節詩輪示使各隻對無
一應對者 大先生慨歎不已 先生告
曰北接中風濕大熾癈工者多矣 大先
生答曰退與文士相議構疏狀來訢 天主也寧海人朴夏善作疏狀往 丈席
大先生曰吾受命得題遂執筆告 天題
曰得難求難實是非難心和氣和以待春
和 大先生前有一夢太陽殺氣着於左
股變爲火而終夜寫人字夢覺後視股有
一點紫痕露見三日故心知旤之將至是
時敎以矢石之法收降話之敎也 大先
生常謂諸生曰開闢以後或有與 上帝
問答之言乎 天運循環無往不復此乃
五萬年无極之道也故古不聞今不聞古 不比今不比之法也世人毁道惟或可也
敬之愼之十一月作不然其然又作八節
句臘月望間 先生往告脩道之節 大
先生有愁色心甚疑訝幾日侍奉拜退時
告曰臨歲復來 大先生曰君若來到則
煩至過歲後正月初三日來也再三嚴敎
不得已奉 命拜退至二十五日 大先
生屛退諸生獨處挾室明燭達夜坐臥不
安前日府中道人來告曰伏聞自廟堂有
害 大先生之言預爲避身似好 大先生曰不可我若避之其於諸君何哉
不意是日宣前官鄭龜龍奉 命來到本
府多率將羅突入龍潭呼御命大先生顔
色不變順受就捉當場光景不忍盡記在
近弟子之被捉亦爲十餘人也卽入府內
翌日發行至永川下隷輩作梗極惡且悖
大先生在馬上忿怒馬足接地不步下隷
數十名驚惶謝罪曰小人等果不知 先
生伏願 先生順命安行於是馬乃發足
至永川邑宿所翌日到大邱營宿所善山 宿所尙州宿所鄭龜龍聞鳥嶺上有道人
數千名屯聚以待向化寧作路至報恩宿
所其時首吏梁啓熙卽道人也誠心支供
後盤纏五緍納上翌日淸州宿所稷山宿
所烏山市宿所至果川邑卽十二月初八
日也聞 哲宗朝昇遐之報仍留邑中
大先生曰我雖罪人世祿餘裔設哭班向
北望哭數日後承還囚該營考推以啓之
傳敎翌日自果川發行作路于鳥嶺至聞
慶草谷數百道人或炬火而隨之或墮淚 望之二十九日到幽谷驛過歲甲子正月
初六日到達于大邱營時嶺伯卽徐憲淳
也使尙州牧使定明査官別定將羅嚴禁道
人之出入是時 先生在外奔走以盈德
劉尙浩錢百餘兩行賂通路往投獄司匠
家身爲使喚頭着布巾出入獄中供養朝
夕至二十日巡察使招致問曰汝以何道
惑世聚黨耶 大先生曰敎人誦吮則病
可勿藥勸兒執筆則遂成法體我非聚衆
衆乃自來以此敎人有何惑世乎別無問答 仍爲下獄至二月嚴刑再査時杖下有巨
雷聲巡察使驚該問故羅卒告曰罪人脚
折之聲也還爲下獄 先生出入獄中面
謁 大先生幾至數十日自獄中親作一
句詩入於烟竹以授故出門開圻則曰燈
明水上無嫌隙柱似枯形力有餘 大先
生又自獄中謂郭德元曰慶翔在城中則
非久出捕若被捉事危矣急速遠走之意
勿煩愼傳也德元告曰已爲避去矣至三
月初十日因啓批 大先生忍受正刑天 地慘憺日月無光越三日巡察使白放妻
子使之收尸白士吉姜元甫李乃兼崔東
哲李京華成一龜趙常彬兄弟朴命仲叔
侄丁生等定配各道其餘白放而金敬叔
金敬弼鄭用瑞郭德元林益瑞金德元諸
生收尸發行到玆仁縣西後淵酒店日已
夕矣問店主曰今夜止宿如何店主曰自
何以來曰自大邱以來店主奉安尸體于
房中一禁行客經夜後持斂具入房詳察
尸體則項下劍痕復續一線金色周繞一 匝四體俱溫如就寢之狀有回甦之望侍
守尸側雙虹起於淵中連亘天上瑞雲擁
繞洞壑玲瓏三日之後雲捲虹霽溫體始
寒尸臭卽出翌日斂襲發行土坎于龍潭
西源嗚呼龜尾之奇峰怪石空帶傷心龍
湫之淸潭寶溪嗚咽如淚 師母主率子
女留咸氏家一朔後丹陽閔士燁送敬淳
敬弼陪奉屢日移接于旌善文斗里丁卯
春 先生陪奉移産于尙州東關岩陸生
之家孟倫氏劉尙浩出於亂道人崔文若 口招而遠竄尙州接主黃文圭誠心周旋
多補獄費
閔士燁以三百金之財散給獄卒和悅隷
心留連城中誠心幹檢之人卽孟倫氏河
致旭朴河善李敬汝崔奎彦成漢瑞河處一
金周瑞徐君孝朴汝仁宜寧人姜先達林
孟瑞林根祚全德元全碩文吳明哲郭德
元也寧德盈海兩接六百兩興海延日兩
接三百兩平海蔚珍兩接三百五十兩安
東英陽兩接五百兩陸續輸來用費 至若郭德元則腰帶藁索被髮㭍面日惟
三時奉供甘旨終事以敬弟子之道於斯

丁卯年 師母主在尙州東關岩時有黃
聖白者經營 大先生襄禮使匠治棺之
際木匠執斧而立手足不仁不能屈伸終
不能治棺乃罷襄奉之議

庚午年士衡在襄陽時 海月先生聞士
衡病報往診病勢則祟出無何危在朝夕
告于 師母主曰士衡或營 大先生襄 禮之事乎曰否也更告曰無隱直言敬心
告天罷意襄奉則病可卽差不然則必不
救矣 師母主終難隱諱沐浴告天病乃
卽瘳葬亦罷議

이 페이지에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만족도를 평가해 주세요. 여러분의 의견을 반영하는 재단이 되겠습니다.

56149 전라북도 정읍시 덕천면 동학로 742 TEL. 063-530-9400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문화체육관광부 전라북도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