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日有人傳言袁大人請戰于馬山浦大鳥圭介請戰于城內
云云又誦傳袁大人詩曰顧爾蒼生聽我辭空然疑懼欲何之深深
道路非仙界處處名區亦世知死病其何傷水土生方無奈有
寒飢在軍日聽東南事渠自蒼黃作亂離此詩揭于四門以安
民心云○二日有人傳各國公使員會辦時大鳥圭介所奏五條文
一中央政府制度以及地方制度酌宜改定人材亟宜選拔事二財政
宜整富源宜開事三整理法律裁制之法亦須酌定事四兵備極
宜整理須足以奠國內亂竝可保持國家綏宣事五學政各務亟
宜酌施事以上各條乃屬應行各綱目也至此細目一俟貴政府奉命
委辦之員選定後再當由本公使卽所相商也貴政府須先奏
明候旨簡派大君主陛下最深信倚畀之大臣數名作爲委辦之員
會同妥商酌擬施行是爲要切云云○五日袁大人出門外日人請
使我國削髮變服國制一遵日本云朝官會議于 廟堂百僚
含默薰洞大臣▣力言不可自上命遣有司饋金二萬米三十石于
日陣蓋欲甘其口而企無事故也○六日中美日英德俄法各國公
使談草 督辦曰日使亟開仁川是各國商貨輪輳之地也此
昨日淸派兵入境使仁口免致兵戒
準此訂期請會矣德使曰先聞大鳥公使爲宜英使曰先聞日
使 日使曰業亟陳無須贅述第問於各公使必有所請 德領
使曰日本兵艦之來與淸派有異 袁總理曰仁川一口是各國兵
艦最會之所而淸日兩國兵丁入來故要仁免犯亟陳於日使而淸
國兵雖至仁口必無開釁之理恐各公使過虞而然也 英總領使
曰各國本無派兵之事矣 美使曰不惟仁川一口凡係各國人
居留開棧處所均應免犯今天恐未罄唔容俟再明訂期更會
恐妥 德領使曰通商居留之地竝作安全之論甚合妥當袁
使之所論亦如此當歸此轉稟我政府矣 英領使曰通商各只
體免犯沃陽京城由仁川濟物浦至沃陽地道路均勿駐兵竝免
兵戎爲妥 日使曰所以仁川口免犯日使爲知此次談辦各國
人通商居留開棧之地竝免之論事甚張大寔雖遽議奉承我
政府訓今明後可以左右不容不度限期方於商定 俄使曰凡係
通商各口均免兵戎作爲安全之地爲安 美使曰各國使臣以通
商各口免犯事爲實而聲稱除仁川一口須待該政府訓令然後乃可
議妥云容使更均會期再行商定爲好 法使曰此須會辦若以中
日兩國在朝鮮地方開仗而兵法使賓不可擧論也中日兩國
在朝鮮地方萬無開仗宜有通商各國免犯之宜也 督辦曰
各位公使旣領再訂會商淸以東初八日下午三點鍾爲定如何各
使曰聞命矣○七日轉聞城內士夫家婦女以逃亂次乘轎出城門者
不可勝數而日人擧轎簾一一點視少無忌憚云可不寒心哉○十一日
轉聞日兵六千五百名馬四百疋據仁川港口○十八日有人言袁大人
率若干人馬出南門莫知去向云○二十一日有人言今曉日將瞰淸將之去
率兵四千八百各持銃劍擁至光化門外齊聲吶喊一時放砲天地震
蕩斫破光化門樞直入 大殿三圍四帀 闕內朝臣與兵丁風走
雹散無一人侍衛而只有 上監三代分在圍中日兵積薪於
闕內灌油其中又分隊伍守四大門又鋪陣于各衙門及鍾街又列
陣于城外峰高處都下人民失魂喪魄顚倒號哭東奔西走至
有父失其子妻失其夫者閔氏諸家擧皆逃竄日兵威脅 大
殿使之從其請十五條云噫五百年守禮之國一朝至此臣民痛哭
當何如哉